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重大主页 | ENGLISH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高教动态 >  正文
高校如何为国家战略服务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责任编辑:刘文思 发布时间:2018-03-14 17:07:53 阅读: 次

    “在学校管理发展中,我发现有些高校教师注重埋头科研而忽略对国家发展大趋势的掌握;学校人才培养滞后于国家、社会发展需求;高校对接政府、行业企业机制不畅等现象并不鲜见。”全国政协委员、长江大学副校长郑军近年来一直在思考“高校应该如何为国家战略服务”这个老问题。


  回应社会需求、服务国家战略是教育应有之义。高校如何主动利用其人才、资源、信息和文化方面的优势,以各种方式和途径为国家战略服务?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多位参加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


  聚焦高精尖——


  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在郑军看来,高校服务国家战略也要分层次。“研究型大学要培养心怀天下的创新人才,要为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科学依据,要成为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要架起民族优秀文化和世界文明成果交流的桥梁。而应用型大学要培养具有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潜在劳动者,要进行校企合作、行业协作,主动对接企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工作,实现产、学、研、用融合发展,要为所在地区提供优质的文化和智力服务。”郑军说。


  在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委员看来,高水平大学培养的人才更有可能成为各行各业的领袖。在服务国家战略方面,“双一流”大学责无旁贷。据罗卫东介绍,当前浙江大学以国家实验室为目标,探索建设浙江实验室,与阿里巴巴达摩院和杭州市合作,推动高精尖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等。


  “杭州要成为国际性城市,建设科学研究的国际中心,离不开高校的支撑。”罗卫东说,当前杭州在生物科学、信息技术等领域已处于世界前列,瞄准“国际科学研究中心”吸引全球科学家聚焦,还需要政府在资源调配和规划上对高校有更大的扶持力度。


  “比起直接进行财政资金转移支付,国家对高校的支持更能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河南科技大学副校长魏世忠委员认为,高校不仅培养人才而且为当地输送人才,引领技术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据魏世忠介绍,河南科技大学在过去5年获得了6项国家科学技术奖,都是与当地企业合作研发,获奖的项目也广泛出口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用于矿山开发、余热发电、交通建设等。


  聚焦中西部崛起——


  服务地方跨越式发展


  中西部地区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洼地:地理位置偏,经济欠发达,科技人才缺乏,创新创业环境有待改善……中西部崛起,尤其需要教育发挥支撑引领作用。


  “2013年从清华大学来到青海大学时,我想实在不行就把自己的学术先放放,把学校带好。没想到来了之后,青藏高原特殊的生态环境反而给我们提供了更大的学术平台。”青海大学校长王光谦委员感慨地说。


  青藏高原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有充沛的水资源,有独特的高原生态,有盐湖,有锂电池……王光谦上任后,打量着这些内地所没有的资源,这是国家大力支持的战略项目,也是青藏高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怎么带领青海大学发展、利用好这些资源为国家战略服务?王光谦主动引进了清华大学电机系团队,建立了青海大学太阳能新能源光伏中心,进行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而由他牵头的清华土木水利学院团队和青海大学团队合作的“天河工程”已经为青海省干旱地区实现了多次降水。


  “找准结合点,教育服务中西部地区也有大舞台。”王光谦说。


  在郑军看来,地方高校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呼应国家发展需求。“长江大学位于湖北,取长江之名,作为地方综合性高校,在转型发展中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题中应有之义。”郑军说。


  怎么服务?“‘长江经济带’覆盖长江沿线11个省份,全长6000多公里,其发展涉及土地、气候、环境、资源等方方面面。长江大学充分发挥了农学、资源等学科优势,成立了长江经济发展研究院,对‘长江经济带’的经济、文化、土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研究。”郑军说。


  郑军认为,服务国家战略对高校和地方来说是双赢。“一方面充分发挥高校的学科优势,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在学科研究的方向上直接服务行业企业和地方发展;另一方面,高校也更加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在服务地方的同时提升科研水平、教师素质,检验人才培养质量。”郑军说。


  聚焦人才培养——


  服务“一带一路”新需求


  “我调研的20多家企业都说缺人。”2017年暑假,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副主任张水波委员,用半个月走访了20多家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央企。“他们业务范围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而每个企业都反映最缺的就是人才。”张水波为高端人才短缺现状深感担忧。


  在他看来,中国企业要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高端人才尤其是制造业人才、金融人才、工程人才等都是紧缺的。“从目前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来看,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尤其缺乏外向型、复合型、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张水波说,高等教育要在“一带一路”人才培养上下功夫。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调研时指出,云南应该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要着力推进五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形成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的综合设施体系。作为“一带一路”南线桥头堡的云南,辐射东南亚、南亚、西亚等20亿人口,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经济往来、科技往来,首先需要的是人才,服务‘一带一路’教育是先行者。”昆明理工大学教授罗黎辉委员说。


  罗黎辉介绍,云南一直坚持高等教育“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一方面,办好“国门大学”,加强与周边地区、毗邻地区的教育科研合作,输送留学生到周边国家求学;另一方面,加大招收周边国家留学生力度,为“一带一路”培养人才。


  “服务‘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必须‘两个轮子’一起转。一个轮子是瞄准‘双一流’建设,建好‘国门大学’,开展科研合作和学生交流,另一个轮子应该考虑区域‘双一流’,通过区域一流辐射周边、服务周边。”在罗黎辉看来,“两个轮子”一起转,高等教育服务“一带一路”才更有力。(本报记者 董鲁皖龙)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4 bet36365.com All righrs reserver.渝ICP备05005762号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 邮编:400044 电话:023-6510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