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重大主页 | ENGLISH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语言文字 >  正文
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少数民族政协委员在行动
信息来源:国际在线专稿   作者:  责任编辑:田奎  发布时间:2016-03-14 14:43:46 阅读: 次

原标题: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保卫中华文化多样性——少数民族政协委员在行动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周游):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独特的艺术与风俗习惯的基础与载体,是民族文化的灵魂。然而受经济全球化、强势消费文化、跨区域交往和人口流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语言,特别是一些人口较少、无文字的语言正面临着衰微、甚至消亡的困境。这也是来京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的多名少数民族政协委员所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

  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全国政协委员格桑卓嘎(女)说:“我本人是珞巴族,生活在一个民族乡,当地的语言比较复杂,汉语和藏语都掺杂在一起。珞巴语是没有文字的,如果语言也没有的话,我们这个民族的标志就没有了。”

  格桑卓嘎反映的情况并非个例。据统计,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28个属于人口较少民族(全国总人口数30万以下),占少数民族数量的一半,但人数占比却非常少,仅有不到170万人。本民族语言保护的问题在这些人口较少民族中相对更为突出。全国政协委员,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郭丽娜(女)不无担心地说:“可能若干年以后,像满族一样,只有这个民族存在,它的文化、它的语言、它的文字都没有了,大家都很担心这个。作为锡伯族的我来说,也很担心。因为国家民族文化的灿烂之处就在于多样性,不同民族的歌舞、音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的。较少民族语言快要失传的问题是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要不然再过几年,这些(民族)相关的资料只能当做历史文献放在那里,不可能有人再读得懂。”

  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研究员祁德川告诉记者,中国正在使用的120余种少数民族语言中,有几种已经处于完全失去交际功能的状态,有20%的语言已经濒危,另有40%的语言已经显露濒危迹象或正在走向濒危。他举了仡佬语为例:建国以前,约有3万人会说仡佬语;改革开放前,也有8000人会说仡佬语;但是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会说这种语言的人只剩下3000名了。祁德川常年致力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整理和研究。作为2008年当选的一名全国政协老委员,他多次深入少数民族村寨进行调研,了解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现状,并就其保护、抢救和传承提出过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让他看来,云南省近年来在少数民族语言保护上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建立起了包括彝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等民族的20种语言数据库。此外,作为率先制定出台规范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地方性法规的省份,《云南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也已于2013年颁布施行。但他认为,仅有这些还不够。

  祁德川表示,尽管国家出台了保护少数民族语言的政策和意见,但是由于没有相关法律,执行起来就很困难。为此他在提案中呼吁国家尽快出台保护少数民族语言的法律来规范有关的工作。他说:“因为我们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的统一国家,必须要出台一个保护少数民族语言的法律来规范这个工作。在这方面,我们一直在努力,今年我们的提案是请求国务院法制办能够把少数民族语言保护的立法列入2015年的工作计划中。”

  而对于珞巴语这样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语言,格桑卓嘎(女)委员认为,当务之急是做好其整理和语音标注,以作为标准确定下来,便于其保护和使用。她说:“我是墨脱过来的,那边比较偏僻,缺乏一些会说本民族语言的工作人员。做少数民族语言保护的人,首先他应该是懂这个语言的。同时,还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因为他要到处调研、了解、审核以后才能做出相关工作计划。我担心珞巴语以后会不会就没有了,所以我建议是不是能用第三种语言把它拼出来,审核以后定下来,以后就这么用。”

  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语言表现了多样的民族风情,它们是中国和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推进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力度,保障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中国的少数民族政协委员正积极行动着。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4 bet36365.com All righrs reserver.渝ICP备05005762号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 邮编:400044 电话:023-65102327